其他
“回教”、“清真”、“回回语”的来历及说明
旧时回教是古代蒙西征的西域人信仰的伊斯兰教,属于“花拉子模”国范围之内,最后被蒙古人所征服,全族被迫迁到东方。元时将这些人统称为“回回”,将“花拉子模”称为“回回国”。被蒙古西征入华的西域人达十万,元代素有“回回遍天下”,所以根据这些人信仰伊斯兰教,称为“回回教门”、“回回教”和后来的“回教”,这是“回教”名称的来源。当时入华的人也有不信伊斯兰,后来将信伊斯兰、说波斯语的民族的人称为“回回”即回回的由来。
“清真教”、“清真寺”之“清真”名称,来源于明代中,那时由于中国伊斯兰教学者们,在汉文译述经典中多用“清真无染,真乃独一”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来表达伊斯兰教义的内容,故有“清真教”、“清真寺”等词汇的出现;旧称也有叫“天方教”的。天方又作“天房”,即阿拉伯麦加城之礼拜寺,阿语为“克尔白”意思是“立体方”,直译是“安拉的房子”。
回回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伊朗语支–西伊朗次语支–波斯语–波斯语东部方言(东波斯语),是中亚现代波斯语的初始形式,即早期新波斯语 (early new persian),接近现在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伊朗等地的 aymāq 方言。回回语为元朝及明朝初期回回人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为元朝三种官方语言之一(另外两种为汉语和蒙古语),并设有回回国子监等机构进行回回语的翻译教学工作,后因明王朝颁布同化政策,它的使用范围从最初的口头语变为清真寺经堂教育的书面语言。
近现代有不少学者对回回语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整理,较为有影响力的是南京大学刘迎胜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胡振华教授以及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丁士仁教授等等。